close


[首頁故事]我鏡頭裡的聖彼得廣場

離開梵蒂岡博物館,導遊帶領我們來到隔壁的聖彼得大教堂

關於聖彼得大教堂
聖彼得大教堂(拉丁語:Basilica Sancti Petri,義大利語:Basilica di San Pietro),是梵蒂岡的主要大殿,整個教堂從西元1506年4月18日動工,開始興建,一直蓋到1626年才算完工,總計蓋了120年。
佔地23,000平方米,可容納超過六萬人,可能是世界最大的教堂。教堂中央是直徑42米的穹頂,頂高約138米,前面有兩重用柱廊圍繞的巴洛克式廣場。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師與藝術家勃拉芒特、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和小莎迦洛等都曾參與設計。
其廣場的設計人是貝尼尼。堂內保存有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許多藝術家如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的壁畫與雕刻。
@關於貝尼尼﹝Gianlorenzo Bernini﹞﹝1598 ~ 1680﹞
貝尼尼是巴洛克時期最重要的義大利藝術家,雖然他最著名的作品都是雕刻,但其實他也是一位天才建築師、畫家、製圖家、舞台設計師、煙火設計師,甚至也是一位劇作家。在雕刻方面,他將皮膚、衣服縐折的觸感表現的栩栩如生,此外,他也改革了半身肖像、噴泉和墓碑。他可說是影響了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的藝術風格。
1620年代,貝尼尼建造了聖畢比亞納教堂﹝Church of St. Bibiana﹞的正面,這是他的第一件建築作品,也因為如此,教宗烏爾班八世﹝Urban VIII﹞便邀請他設計聖彼得大教堂長方形會堂的頂蓋。貝尼尼一生總共替七位教宗設計他們的教堂。
不論是建築工程或是雕刻,聖彼得大教堂可說是貝尼尼的代表作,在這教堂裡,他又替教宗烏爾班八世和教宗亞歷山大七世﹝Alexander VII﹞雕刻了他們的墓碑,他以立體的人形雕刻代替了傳統式的墓碑,這也是貝尼尼突破傳統作法的作品。
貝尼尼的另一件作品,《聖彼得寶座》﹝The Chair of Saint Peter﹞,置於聖彼得大教堂的半圓形壁龕,這個作品以大理石、青銅雕刻,陽光透過金黃色的卵形窗戶照射在座椅上,更顯的教宗的神聖,現在這件作品成為聖彼得大教堂的重點景觀。貝尼尼是第一個意識到光線對於雕塑重要性的人,《聖德瑞莎的幻覺》﹝The Ecstasy of Saint Teresa﹞這件作品便充分的表現出光線對於雕塑的影響。
貝尼尼的其他的作品還包括梵諦岡羅馬教皇的公寓到聖彼得大教堂的通道、聖彼得廣場著名的半圓迴廊,還有拿佛納廣場﹝Piazza Navona﹞ 的《四河噴泉》﹝Fountain of the four rivers﹞。



聖彼得大教堂的五扇門
進用大殿共有五扇門,分別是中門、聖門、聖事門、善惡門、死門。


聖門:左側第一道門,每25年才開放一年。
聖門是天主教的一種象徵,代表救贖,所以銅門上16格的浮雕都是描述與救贖有關的故事。
聖門背後用磚塊封住,每逢25年的聖年子夜彌撒前才由教宗象徵性地用鐵槌敲開磚牆,再由教會人員移除磚牆打開聖門。
聖門開的時候,往往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徒大排長龍等著通過,不過,聖門會開啟一整年,隨時可以去走,不一定要擠這個人潮。聖門下次會在2025年開啟,如果在那一年有機會到羅馬旅遊的話,千萬別忘了去走一趟聖門,據說,走過聖門的人,身上的罪過會得到天主的赦免。


用磚塊封住的聖門背後


中門:中央大門,進入聖彼得教堂的入口。
此門上頭共有六幅浮雕,右扇門由上而下分別是聖母瑪麗亞、聖彼得,及聖彼得受刑圖﹔左扇門由上而下分別是耶穌、聖保羅,及聖保羅受刑圖。



聖彼得大教堂全部都可以拍照,因為它的畫全都是用磁磚貼出來的
也就是傳說中的馬賽克畫!不怕被閃光燈破壞了畫作~真是太勵害了!


聖彼得大教堂主堂兩側各有6根石柱,將主堂分為三條通道。
中間的那一條通道最寬,有25公尺之寬。 在東西方向每兩根巨柱之間,有穹窿相連,它也是走向兩旁的過道;過道也通向靠牆的小經堂;巨柱的外部和相鄰的兩個小經堂交結的牆垣之間,又形成一個小穹窿。

聖彼得教堂圓頂  
聖彼得教堂中央圓頂在設計之初就希望能做出全世界最偉大的穹頂,不過,以當時的建築技術,要達成這個目標也是不容易。因為,如果要加大穹頂的直徑,就必須有四面厚重的牆才能承載住這一巨的穹頂的向外推力,例如萬神殿(Patheron)的牆就厚達六公尺。而且隨著穹頂高度的增加,牆的厚度也要隨之增加,所以,穹頂的高度與大小就必需取得折衷方案。
 
建造這個大圓頂的過程中也經過百年的波折,最先是布拉曼特於1506年設計, 1514年他去世後拉斐爾接替了他。 六年後,拉斐爾也去世了,教會對教堂頂部借鑒哥德式的設計,強調黑暗與光明的對比,採用了玫瑰花窗,於是出於對教堂入口處的光線對比效應的考慮,圓頂被取消。 後來米開朗琪羅在71歲高齡時接替了這項工作,以“對上帝、對聖母、對聖彼得的愛”的名義,恢復了圓頂。
聖彼得教堂圓頂是米開朗基羅的最後一個作品,在完成之前,米開朗基羅便於公元1564年就過世了,接替的建築師德拉波波爾繼續此工程終於在1590年完工。
穹頂邊緣的一圈拉丁字”TV ES PETRVS ET SVPER HANC PETRAM AEDIFICABO ECCLESIAM MEAM. TIBI DABO CLAVES REGNI CAELORVM”,遠看時感覺並不太大,但實際上一個字母就有兩公尺高,其意思是「你是彼得(磐石),我要在此磐石上建立我的教會,並將天國之鑰交給你」。
整個殿堂的內部十字架形狀交叉點處是教堂的中心,中心點的地下是聖彼得的陵墓,地上是教皇的祭壇,祭壇上方是金碧輝煌的華蓋,華蓋的上方是教堂頂部的圓穹,其直徑42米,離地面120米,圓穹的周圍及整個殿堂的頂部佈滿美麗的圖案和浮雕。一束陽光從圓穹照進殿堂,給肅穆、幽暗的教堂增添了一種神秘的色彩,那圓穹彷彿是通向天堂的大門。









由此可以想像,大堂和兩側的小堂之間,巨柱的前後左右,十幾個穹窿,水平相連高低相錯大小相間,宛如十幾個倒垂的蓮花瓣飄浮在大堂之上,愈顯得聖彼得大教堂高大寬闊、四通八達、精巧非凡。


到聖彼得大教堂一定要看的就是有名「三寶」啦
聖彼得大教堂內的「三寶」指的是「聖殤像青銅華蓋彼得寶座」,這絕對是一定要去欣賞的三件藝術瑰寶。



第一寶:聖殤像 (Pieta)


 
這是文藝復興三傑 - 米開朗基羅於1499年時所創作的「聖殤像」(Pieta)大理石雕。米開朗基羅在這塊重達3公噸的大理石,以其鬼斧神工般的技藝雕琢出這座高174公分,底座寬 195公分,神態仿若真人般的聖母懷抱耶穌像。
雕像中流露出聖母失去兒子的悲痛,並又散發出一股莊嚴之美。這座「聖殤像」雕刻地實在太傳神了,以至於當時的人都不敢相信這是出自於一個年僅25歲的小伙子之手。盛怒之下的米開朗基羅於是在聖母胸前的衣帶上刻下了 " MICHEL ANGELUS FLORENT FACIBAT " 意思就是 : 來自佛羅倫斯的米開朗基羅作品。事後,米開朗基羅對這次的行為深感懊悔,從此不在作品上署名,聖殤像也就成為米開朗基羅唯一一件有署名的作品

 




聖殤像曾經在公元1972年5月21日遭到一次嚴重的破壞,一個匈牙利狂徒手持鐵鎚瘋狂地敲打這件作品,同時還高喊著 "I am Jesus Christ !",經過三年才得以修復。自此以後,聖殤像便以強化玻璃包圍著,人們只能透過玻璃欣賞這座栩栩如生的大理石雕像了。
 
 

第二寶:青銅華蓋(Baldac chino)

這是立於教宗祭台上的鍍金青銅華蓋(Baldac chino),這是教宗烏爾巴諾八世(Urbano VIII)委託貝尼尼竹雕製的。
 
由4根高達20公尺妝點著金色橄欖枝和桂樹枝葉的螺旋形銅柱所撐起的華蓋,總重達3萬7千公斤。華蓋下垂的帳幔上雕飾了許多蜜蜂,用以表示烏爾巴諾八世是來自於以蜜蜂為家徽的巴貝里尼家族。





青銅華蓋下是教宗祭壇,只有教宗才可站上這座祭壇舉行彌撒。祭台前的半圓形雲母欄杆是馬德諾設計的,四周圍上邊有90多盞的金燈永遠點,晝夜不息。
 







華麗的地下室通氣孔蓋
教宗祭壇的地下是聖彼得的陵墓




第三寶:彼得寶座 (Cathedra Petri)


青銅華蓋走到底就是彼得寶座啦
彼得寶座也由是貝爾尼尼所設計。這一件鍍金青銅寶座上鑲著許多珠寶與象牙,傳說這把木椅是聖彼得的真正御座,後經考證為加洛林國王泰查二世所贈送。
椅背上有兩個小天使,手持開啟天國的鑰匙和教皇三重冠。寶座後方牆壁上開了一扇圓形玻璃窗,中央處有一隻鴿子象徵天主,由此輻射出12條線代表耶穌的12門徒。
 

聖彼得銅像
 
 

據說這一座聖彼得銅像是由康比歐(Arnolfo di Cambio)於13世紀時所雕製的,銅像頭頂的光圈是聖人特有的標記,高舉的右手代表祝福與訓導,而在其左手則握有兩把開啟天國的鑰匙。傳說摸著雕像的右腳,就能得到聖人的祝福。因此,聖彼得雕像前永遠排著人龍,等著撫摸其右腳。

 



我也來摸摸彼得的右腳!!!給我好運吧





教宗亞歷山大七世墓碑
這是教宗亞歷山大七世的墓碑,又名五聖像,這是貝爾尼尼80歲時受託於的教宗亞歷山大七世的作品,也是他的最後一個雕塑作品。
端坐在上方的是教宗亞歷山大七世,紅色大理石雕鑿成的布幔四周是以白色大理石雕成象徵仁慈、正義、真理、智慧的四位女神。
棺木上的紅色大理石布幔被骷髏無力地掀起,右手舉起沙漏象徵時光不停的流逝,不論那個人的身分有多麼崇高,最終都不免一死。




天使聖水池
大殿入口處中央兩側牆上各有一對可愛的天使手捧著聖水池,你可以比較一下,左右兩側天使聖水池的大小相差頗多,左側聖水池旁的天使都要比人大了許多,雕像的實際高度有2.5米之高。
據說夫妻一起摸了小天使,很快就能懷有寶寶嘍,所以我們團裡的夫妻都不免俗的要來去摸一下,順便拍個照,導遊跟領隊都加入幫忙拍照的行列~

 

這也是馬賽克畫喔

 




大理石柱



離開聖彼得大教堂後往外走,可以見到聖彼得廣場的壯麗

 

聖彼得廣場
聖彼得廣場前就是義大利與梵蒂岡的交界,此一廣場是由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所設計的

廣場上的方尖碑是很顯著的地標

 

聖彼得廣場長340公尺、寬240公尺,兩側的四排廊柱共有284根圓柱和88根方柱,朝向廣場的廊頂上,立有140尊、3.2公尺高的大理石雕像,這些雕像都是羅馬天主教會歷史上的殉道者。

 





走出聖彼得大教堂往右側可以看到瑞士傭兵

傭兵們穿著很顯著顏色-藍、橙、黃三色條紋相間的制服

梵蒂岡傭兵歷史已經很悠久了,大約已經有500年的歷史,這是世界上最小的一支軍隊,卻專門負責保護天主教教宗的安全,而且規定只能由瑞士人擔任。 
梵蒂岡是全球最小的國家,面積44公頃,教廷也擁有自己的軍隊,而且這群禁衛軍全部都由瑞士人擔任禁衛軍,平時駐守在教廷大門口,遇到彌撒活動,則在聖彼得廣場維持秩序。 


 
看完傭兵直走就可在右側看到梵蒂岡郵局,如果要寄明信片可以到這裡購買順便寄回家留念




噴水池
方尖碑兩側各有一座高達14公尺的噴水池,右邊那一個是由馬德諾(C.Maderno)於1614年所打造的,而在左側那一個則是由貝尼尼於1675年仿製的,以符合左右對稱的美感。


 

方尖碑
廣場中央矗立一根高達25.5公尺(不算基座)的方尖碑,這原是羅馬皇帝卡利戈拉(Caligola)於公元37年從埃及運過來,用以裝飾他所建的競技場,也就是後來的尼祿競技場。1586年時,教宗西斯都五世(Sisto V)決定將此方尖碑移到聖彼得廣場現今的位置上,這種目前看來輕而易舉的工作,在當時卻在動員大批人力下歷經四個月才完成。

 



白石國界
由聖彼得廣場朝協和大道走去時,在一片的黑色方形石磚上出現一長條狀白石,這是用劃分梵蒂岡與義大利兩國間的界線。


走出這條線就是走出梵蒂岡進入義大利了




-----------------------------------------------------------------------------
參考資料:
正點旅遊 - 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 (St. Peter's Basilica)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